四川食用菌网欢迎您!咨询热线:028-84504291 返回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在线反馈
栽培技术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联系电话:028-84504575
电子邮箱:scjindi@163.com
技术资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栽培技术 > 技术资讯
开拓花木和果林空间,大力发展生态林下食用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8-12

一、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崇尚健身、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卫计委专家倡导的“一荤一素一菇”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素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和赠送亲友的时尚礼品,食用菌的消费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林下食用菌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绝大多数食用菌来源于森林和草原,经驯化后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林下荫蔽空间是食用菌的源产地,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利用果林和花木林林下空间和小气候环境种植食用菌,不但节约土地,实现生态循环,而且具有返璞归真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成都市近50万亩花木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时期,急需建立新型林下经济模式,以促进广大农户增收。同时,成都市上百万亩水果产区,也需要探索更多的果林套作模式,以提升果农的经济收益水平。

 

(二)发展优势

 

1、减少设施或土地租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依托林下遮阴空间的小气候环境,补充少量塑料膜、遮阳网等简易设施,即可实现林下空间栽培食用菌。与大田净种和室内设施栽培相比,每亩减少设施成本就达上千元。同时,林下空间的利用也部分或全部减少了土地租金投入,节本增效效果非常明显。

 

2、在季节上提早和延后上市,提高经济收益

 

   林下荫蔽环境,使绝大多数林下空间气温较露地低5℃左右,对食用菌生产起到提早播种出菇和延长采收期的作用,使林下食用菌的产量更高(10%以上),效益更好。

 

3、建立循环生态链

 

   发展林下食用菌,一方面枝条、落叶等废弃物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进行再利用;另一方面,经食用菌分解后的培养料就地作为花木林的生态有机肥,大幅降低花木施肥成本,从而构建良好的循环生态链。

 

4、为生态农庄等增加科普、趣味和美味元素

 

   山珍菌类采摘是集科普、趣味和美味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元素。发展林下食用菌项目,建设山珍菌类采摘圃,不但能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林下食用菌项目的经济收益。

 

(三)发展前景

 

1、成都市的果林、花木林的面积与利用现状

 

    据市农委2015年数据统计,成都市共发展伏季水果68万亩,其他水果20多万亩,花木面积30多万亩。其中仅10%的林下空间用于中药材种植和小家禽养殖,90%以上林下空间都没有得到利用。如果其中仅10%的林下空间用于食用菌种植,全市每年将新增食用菌种植12万亩,按照每亩产值7500元计算,年产值将达到9亿元,每年新增经济效益3.6亿元以上。

 

2、林下食用菌将成为成都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长期以来,成都市食用菌产业占全省的半壁江山,生产方式以小规模、作坊式农业设施栽培为主,工厂化设施栽培为辅。随着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常规作坊式农艺设施栽培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必将遭遇环保和成本居高不下的两大瓶颈,生产规模将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和林下食用菌必将成为未来成都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3、林下菌类的经济效益分析

 

    花木林种植食用菌,其效益显著。以温江区林下大球盖菇为例,按照花木林平均利用面积为50%计算,每亩投入约为3000元左右,亩均产量2500斤,亩产值约为7500元(按照最低均价3/斤计算),亩均毛利润约为4500元,扣除人工费,亩均纯收入约为3500元。基本上达到投资1元,收益1元。项目期约为半年。

 

    其他菌类,如姬松茸、长根菇、猪肚菇、竹荪、灰树花等,其林下种植效益比大球盖菇还要高30%50%

 

4、林下菌类的市场前景分析

 

2年,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引进了大球盖菇、羊肚菌的秋冬食用菌进行了林下栽培试验示范,种植技术日臻完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适合林下种植的食用菌特别是珍稀食用菌品种还多,诸如适合春夏季播种栽培的食用菌还有姬松茸、长根菇、猪肚菇、竹荪等,适合早秋播种的食用菌还有灰树花等。科技人员正在和企业、专合社等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究集成更多品种特别是珍稀食用菌的林下种植技术,通过技术储备,不断地丰富林下食用菌的种类,进一步提升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2016-2017年,温江区林下大球盖菇均价达到5/斤,下一步随着规模扩大、客商引进与培育、品牌的创建,将通过规范产品质量、规格与包装,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价格,使林下食用菌的亩纯收益提高到5000元左右,有的可达上万元。

 

三、技术创新应用

 

(一)品种选择

 

一是生料栽培或直接播种的品种,包括大球盖菇、羊肚菌、竹荪等;二是发酵料栽培的品种,如姬松茸、金福菇等;三是珍稀食用菌品种,如长根菇、猪肚菇、灰树花、灵芝等。

 

(二)栽培技术创新应用

 

    重点攻克培养料最佳配方、适季播种、“温、湿、气、光”协同管理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规范化的林下食用菌成套技术。

 

1、培养料的配方优化

 

以单产和外观品质为指标,研究栽培原料的最佳配比、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等因素,筛选最佳配方。

 

2、适季播种

 

根据花木、林果空间小气候环境参数和所栽培品种的生理特点,研究适时早播技术,确定最佳播期,以便提前上市,提高收益。

 

3、“温、湿、气、光”协同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这是林下食用菌栽培的关键核心技术。林荫小气候环境条件决定了林下食用菌适宜低成本的简易设施栽培。与大菇棚、室内栽培不同的是,林下简易设施的温、湿、气、光条件较难协调,保障温度,可能造成湿度过大;保障湿度,通风和散射光线又不好满足。

 

为此,科技人员经过2年时间的系统研究和攻关,找到了简易设施条件下的温、湿、气、光调节管理方法,创新了林下食用菌“温、湿、气、光”协同管理技术,使林下食用菌的产量和菇体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4、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病虫害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核心的无害化控制原则,综合运用环境控制、栽培、生态和物理等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理。

 

1)栽培场地的合理选择

 

选择清洁通风向阳的栽培场地,周围无污染源、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避免低洼和积水地带。

 

2)研究应用“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物理防控技术

 

以诱虫黄板监测虫害种类和虫害世代周期,选择在成虫羽化期开启诱虫等诱杀成虫。

 

3)研究应用“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防控技术

 

    在无电源的花木、果林空间,根据黄板监测的成虫量信息,在成虫的羽化始期对菌床喷施生物制剂Bt,如虫口数量大,应在出菇前选择使用其它生物药剂和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严禁出菇期间喷洒任何药剂。

 

5、节本增效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1)就地取材、就近取材,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花木、林果修剪下来的枝条作为林下食用菌的栽培原料,集成栽培技术。

 

2)微型旋耕机、拌料设备、微喷设施的应用,大幅降低劳动力和生产管理成本。

 

6、连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花木、果林空间栽培食用菌是利用林下优越的环境条件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栽培菌类主要以覆土方式出菇的菌类为主。但是连年在同一块地块上连续种植,势必造成病原菌累积,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为了保证林下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栽培林地轮换、栽培品种搭配以及“菌-菜”、“菌-药”等轮作模式。

 

四、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一)生产组织模式

 

    林下食用菌项目既适合企业,也适合广大果(林)农等。但是,如果缺乏组织性,无序发展,则会造成产品无法对外营销、局部产品过剩,种植者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因而,必须引导项目区建立包括生产、营销甚至加工等人士参与的专合组织,通过专合组织来组织企业或农户来发展生产、创建品牌并面向国内外市场进行产品营销,以确保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二)产业化发展模式

 

林下食用菌项目产前、产中和产后涉及技术创新、菌种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管理、产品包装与冷链运输、产品营销与加工、文旅康养等产业链环节。

 

各地在发展林下食用菌项目时,不但要支持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更要注重产业化培育,使之成为花木林区和水果发展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品牌创建与产品认证

 

    品牌对于产品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林下食用菌项目也需要通过无公害或绿色生产技术标准或规范的贯彻实施、基地或产品认证、营销宣传等措施来创建产品品牌,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建议

 

(一)政策支持

 

 1、良种补贴

 

建立1个市级标准化食用菌菌种良繁基地,在主产区县建立2个二级菌种扩繁基地,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对优质菌种给予政府补贴。

 

 2、农机补贴

 

将林下食用菌产业纳入到“农机补贴”范畴,给予大型机械设备(大于或等于1万元)20%的农机补贴,促进食用菌生产工艺革新,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3、新技术试验示范

 

支持开展林下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对示范户给予林地租金补贴和菌种购买补贴,鼓励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组团发展。

 

(二)产业化发展

 

    要实现林下食用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区市县为单位,在种植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文化创意、品牌和营销等环节的产业培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林下食用菌产业。

 

(三)技术支撑,组建创新团队

 

组建成都市食用菌创新团队,强化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整合成都市食用菌科技资源,分工协作,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示范一体化,并直接服务于优势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把科技支撑网络延伸到食用菌产业的各个环节,促进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站首页|平台机构|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资质荣誉|食药用菌|菌种菌材|栽培技术|种植基地|营销网络|新闻动态|咨询服务

Copyright © Sichuan Jindi Fungu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0011747号-1
电话:028-84504575     传真:028-8478797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原微生物研究室

技术支持:成都顶呱呱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