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食用菌网欢迎您!咨询热线:028-84504291 返回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在线反馈
新闻动态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联系电话:028-84504575
电子邮箱:scjindi@163.com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调整我省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10-22

       据2010年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牧业产值达1596.7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7%,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在我省畜牧业中,猪肉产量占75%,牛羊肉产量占8.71%,禽肉产量占14.78%,其他占1.51%,是典型的耗粮型畜牧业,每年须调入400万吨玉米作为饲料,对种植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同时,随着畜牧业向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对种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发展新型饲草产业的必要性

 

1.是社会进步和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食物结构的需求由以追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全面的质量型转变,尤其是近几年,人们膳食构成中猪肉比例明显下降,而牛、羊肉比例迅速增加,这些变化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建立起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饲草产业,才能实现畜产品优质高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2.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种植业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仅增加了单位投入,而且造成环境及食品污染。种植豆科饲草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还能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形成畜多-肥多-草多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凸显,种植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徘徊不前,种植业尽管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比重已逐年下降;畜牧业由于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发展速度快,稳定性较强,能较快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大面积种植饲草作物,开发利用饲草资源,培育和建设饲草饲料产业,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是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生存条件的重要措施  我省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目前的处理利用率低,大量作物秸秆废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使空气质量下降,生存条件恶化。而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养畜,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而且可以真正解决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人畜安全。

 

5.发展饲草种植能够显著提高种植业效率  以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能够避免作物生长缓慢的生育后期,增加1~2次生长旺盛期,提高了整个种植制度的光合效率;由于收获时期较早,茎叶蛋白质含量高,木质化和纤维化程度低,营养价值高,产量高。目前成熟的种植模式为麦/玉/苕,大部分都种植在坡耕地,但产量不高,玉米产量为343 公斤/亩,粗蛋白含量为7.52%~8.80%,单作红苕产量为256公斤/亩,淀粉含量18.0%~21.8%;目前成熟的饲草种植模式为多花黑麦草/青贮玉米(高丹草)或扁穗牛鞭草等多年生草场,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19.05%~23.15%,黑麦草粗蛋白含量12.50%~14.85%,产量8000~12000公斤/亩,扁穗牛鞭草产量9000~12000 公斤/亩,青贮玉米产量5000~8000公斤/亩,是优质的饲料作物。饲草种植比粮食种植(麦/玉/苕种植模式)多产出1倍以上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二、我省农区具有发展新型饲草的优越条件

 

       按照我省饲草种植区域的划分,可以分为牧区(以川西北高原为主)和农区(盆地丘陵区及盆地山地区),农区是我省畜牧业的主体区域,也是饲草饲料生产的主体区域。由于我省农区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水热条件好但阴雨寡照,不利于籽粒形成,导致作物籽粒产量不高。但这种气候非常有利于植物的营养体生长,适于发展营养体农业。另外,在我省农区还存在有大量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陡坡地、土壤瘠薄地、河滩地、库周消落带、秋闲田土及一定数量的撂荒地,可开辟种植收获期弹性大、以收获营养体为主的饲草,降低垦殖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三、我省农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1.充分开发利用未利用地种植饲草  我省未利用地10297.13万亩,主要包括荒草地、沼泽地、沙地、河滩地、裸土地等,分布面积从盆地内部向盆周山地区呈明显的增加,大部分荒草地分布在盆地丘陵区,其次是成都平原区及盆周山地区。建议可根据荒草地土壤类型以及该区域气候特点进行开发利用,可先发展饲草产业,既可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田坎主要分布于耕地中的田埂、土坎,据调查发现,田、土坎的宽度有的可达田、土面宽度的2~6倍,这在我省1612.85万亩大于25°的陡坡耕地中较为多见。建议充分利用这些田坎种植饲草,以防止水土流失。

 

2.大力发展林下种草  我省果园面积为8444768公顷,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仁寿县,其次是安岳县,普遍分布在盆地丘陵区和山地区,还有大面积的桑园、茶园等,建议根据林木种类发展林下种草,既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又能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水果(桑叶、茶叶等)品质,以促进农户增收。

 

3.适当调减盆地丘陵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饲草种植  据2010年四川农业年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为1929.2万亩,但收获的玉米籽粒主要用作饲料。我省玉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区,玉米主栽大县简阳市、仁寿县、雁江区等18个县都是丘陵大县,种植面积大但产量较低,亩产不超过350公斤,并且受频繁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为此,建议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青贮玉米、高丹草、牛鞭草等饲用作物(以收获营养体为主,可达到高产)发展饲草产业,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出,还能利用饲草不需要完整生育期就可获得产出的特点,有效降低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种植业的稳定性。

 

4.适当调减红苕种植面积,发展饲草种植  据2010年四川农业年鉴,我省红苕种植面积为1161.9万亩,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区。我省红苕主栽大县简阳市、雁江区、南部县等14个县,种植面积大但是产量较低,建议减少红苕种植面积,可改为种植饲草,相比种植红苕,饲草干物质产量能提高2倍以上。

 

四、我省农区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的建议

 

1.强化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虽然饲草种植的效率高,但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与粮食作物比较,饲草栽培管理粗放,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饲草种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加大优质专用品种培育;专用饲草收获运输机械研制;加工保藏技术研究;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研究力度,为饲草种植业发展提供品种、机械、技术保障。

 

2.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由于饲草必须通过转化后才能形成人类直接利用的产品,所以需要大力扶持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养殖企业带动饲草种植业的发展。我省洪雅县的蒙牛养殖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蒙牛已带动周边上万农户种植饲草数十万亩,亩收益超过3000元,远远超过粮食的种植效益。并且饲草种植的肥源主要是养殖企业的沼液,从而减少了种植业的化肥投入,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污染。

 

3.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户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户对饲草的价值认识不足,普遍认为饲草营养价值低,种植饲草是不务正业,把饲草等同于杂草,严重制约了饲草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引导,转变农户对饲草的认识,饲草产业才能快速健康发展。

 

4.进行适度补贴,推进饲草种植快速发展  由于饲草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可,价格偏低,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产量较低,使饲草种植的比较效益偏低。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草种、农机等方面对饲草种植进行适量补贴,以推进饲草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网站首页|平台机构|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资质荣誉|食药用菌|菌种菌材|栽培技术|种植基地|营销网络|新闻动态|咨询服务

Copyright © Sichuan Jindi Fungu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0011747号-1
电话:028-84504575     传真:028-8478797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原微生物研究室

技术支持:成都顶呱呱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