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食用菌网欢迎您!咨询热线:028-84504291 返回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在线反馈
新闻动态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
联系电话:028-84504575
电子邮箱:scjindi@163.com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我院召开精制川茶产业培育工作推进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01-20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部署,落实全省精制川茶产业培育(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119日上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精制川茶产业培育工作推进会在院机关大楼多功能厅召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牟锦毅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出席会议;院科技合作处处长刘永红主持会议;院科技管理处、科技合作处、茶叶所全体人员,院土肥所、植保所、测试中心、加工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专家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四川农村日报、四川电视台公共乡村频道等媒体参会报道。

会上,张雄传达了全省精制川茶产业培育(现场)推进会议精神,院茶叶所所长罗凡研究员、院加工所所长朱永清研究员围绕强化精制川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作工作汇报。

牟锦毅在讲话中强调,本次会议是全院上下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推进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落实会和工作动员会。大家要领会新要求,敢挺敢为,勇挑新时代新重任。要充分认识川茶产业是我省现代农业的“支撑产业”、产业振兴的“优势产业”、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责任感、敢为人先的使命感,肩负起科技兴茶的历史重担。

牟锦毅指出,要落实新抓手,苦干实干,实现新提升新发展。一是要锲而不舍聚焦发展重点。围绕精制川茶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扎实推进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推动我院茶学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以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创新团队,支撑引领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尽心尽力建立“一体化”推进机制。抢抓省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一轮深化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发展契机,推动精制川茶产业发展与“三中心一平台”建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精制川茶产业“国家院+省院+市州农科院()+地方政府+经营主体+基地”六级联动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体系,开辟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绿色通道”。三是要精益求精做好科研攻关。针对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和特色新品种选育、茶树绿色高效栽培、茶叶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等精制川茶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四是要脚踏实地推进成果推广。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以及国家、省、市(州)、县(市、区)四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推动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同时,由院合作处牵头,科技处指导,茶叶所作为第一责任单位,谋划好、筹备好、举办好精制川茶产业成果推介会和现场观摩会,形成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

牟锦毅强调,要构建新活力,凝心聚力,力争新作为新气象。一是要素保障要“给力”。相关单位要提早谋划,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的财政经费以及地方和企业的横向合作经费支持;要高质量推进名山茶叶科技创新与转化基地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夯实自身基础;各单位之间要强化协同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提升茶产业相关创新平台,推动优势资源有效聚集。二是服务指导要“得力”。相关单位要组织科研力量进一步深入精制川茶产业主产区、龙头茶企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加大指导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专家大院+乡村振兴讲习所”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茶科技普及率。三是人才培养要“助力”。把茶叶学科人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精准引才和科学育才“双管齐下”,用好“院人才培养引进二十条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加快引进、培养一批杰出科研人才和青年骨干,为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会议结束后,按院领导安排,罗凡研究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对下一步科技助力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网站首页|平台机构|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资质荣誉|食药用菌|菌种菌材|栽培技术|种植基地|营销网络|新闻动态|咨询服务

Copyright © Sichuan Jindi Fungu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0011747号-1
电话:028-84504575     传真:028-8478797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4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原微生物研究室

技术支持:成都顶呱呱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164号